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春光乍好,走进水城县果布戛乡大寨村中蜂产业扶贫项目示范基地,正遇50岁的贫困户陈顺云在小心翼翼地调整蜂脾。仔细检查完100箱中蜂后,陈顺云才摘下防蜂面罩和我们交谈。“只要身体不出问题,活到老干到老,想尽一切办法脱贫。”陈顺云说。
早些年,陈顺云在外省打工,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开销,但妻子和女儿突然患病,入不敷出,他一家因此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转机出现在2016年下半年,陈顺云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负责看守大寨村片区周边树林,每个月有固定工资800元。
如何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增收?经过反复琢磨,陈顺云将眼光瞄准了中蜂养殖。“我以劳动力入股,可获得一定的分红,再加上学习培训养殖技术,在村里的养殖示范基地务工,每个月能拿2000块钱。”
护林员加技术员,拿双份工资的陈顺云不必再背井离乡就能轻松补贴家用。不过,他的心思远不只如此,他表示,要用上所有的资源谋发展,“家里的土地拿来种茶叶,土地租金加茶叶收益,每个月有将近500来块钱的收益。前前后后加起来能有3000多块钱,比打工强多了。”他说。
春风吹,百花开,中蜂繁育时节,作为技术员的陈顺云累并快乐着。他告诉我们,示范基地的100箱蜂今年预计能分出80箱中蜂,参与劳动力入股的30户贫困户也能实实在在见到效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县里出台了医疗扶贫政策,生病能报销,我们贫困户也能看得起病,在各种好政策的帮助下,今年我家肯定能脱贫摘帽。”陈顺云信心十足地说。
“今后,我要更加维护好我的脱贫事业,尽最大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更安稳。”说完,陈顺云又戴上养蜂装备,拿着记号笔向一个个蜂箱走去。
温馨提示:
1、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z163rsw官方具体简章发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贵州公务员”随时查看最新动态。
2、有疑问可加小编个人微信:gz163rsw
贵州人事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rsw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jszpw
贵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ylwsw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