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清明节前后,我市各地群众通过鲜花祭奠、生态丧葬、集体祭祀、网络祭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先烈,慎终追远,悼念先人,在凉都大地吹起了一股股文明新风。
文化教育风——铭记初心 启迪后人
4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渡北盘江纪念馆在水城县龙场乡碗厂村正式开馆。开馆当天,水城县委组织全县各单位(部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在此举办“铭记英烈·不忘初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与会同志瞻仰了红军墓,祭扫了碗厂红军烈士墓及纪念广场。
清明节期间,六枝特区176个部门和学校、2000余名志愿者纷纷来到辖区内烈士墓前,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让参与活动的人进一步感悟先烈们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盘州市民政局组织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参战退役老兵、中小学生到盘州烈士陵园、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等地献花圈、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清明节期间,盘州市各单位、乡(镇、街道)、学校5000余人到盘州烈士陵园祭奠。
水城县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利用校园网、广播、黑板报、微信公众号等开设活动专题专栏或刊载活动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传递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正能量。
钟山区各镇(乡、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参人员,各学校组织师生到仙水坡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奠仪式,倡导“文明祭祀我先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祭祀活动中一切从简,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3月30日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中小学校以现场缅怀英烈、网上祭奠英烈、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向英烈致敬,向英烈学习,在凉都大地掀起了一道红色文化教育风。
生态丧葬风——厚养薄葬 绿色环保
4月3日,以“春颂孝思不匮·弘扬生态新风”为主题的全市第四届免费节地生态葬暨碧天园艺术陵园第一届墓祭亲人节地生态安葬仪式,在六盘水碧天园艺术陵园举行,13位逝者以集体草坪生态安葬的方式入土为安,魂归自然。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注重引导,移风易俗,积极探索树葬、花坛葬、壁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节地生态安葬是殡葬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央十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绿水青山、绿色凉都,崇尚文明新风的扎实举措。
“老人生前就特别嘱咐过我们,身后事不能铺张浪费,土地资源不可再生,政府推出的惠民生态安葬方式,让我们得以把亲人安葬在这个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我们非常感谢。”仪式结束后,家属代表崔惠香说。
文明祭祀风——破除陈规 摒弃陋习
“这几年的清明小长假,我们鲜花店的生意都很火爆,进的菊花供不应求,许多市民上坟扫墓不用香蜡纸钱,改用鲜花祭祀了。鲜花祭祀好处多,既环保卫生,又有助于森林安全。”市中心城区某鲜花店老板黄女士介绍说。
文明祭祀,重在引导。4月2日,为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生态文明委联合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发出“树时代新风,祭英烈故人,建文明凉都”倡议,借助媒介,号召广大市民文明祭祀、安全祭祀、节俭祭祀、新式祭祀,为树立凉都文明新形象作出积极贡献。倡议发出后,广大市民群众纷纷点赞、传播。
在城市,用敬献鲜花、诵读诗词和祭文等方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乡村,破除陈规、摒弃陋习也正走进百姓生活,文明祭祀新风弥漫在青山绿水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传承文化、移风易俗、文明祭祀”这股时代新风,正吹开一朵朵现代文明之花,在凉都大地芬芳弥漫。
温馨提示:
1、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z163rsw官方具体简章发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贵州公务员”随时查看最新动态。
2、有疑问可加小编个人微信:gz163rsw
贵州人事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rsw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jszpw
贵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ylwsw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