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本报记者曾对水城县将企业建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做法进行采访。时隔半年,这种扶贫形式有效吗?引进企业还好吗?搬迁户们满意吧?近日,记者再次来到陡箐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回头看”精准扶贫工作。
“要不是周总在这办了工厂,这个季节我们早就出去打工了。”在位于水城县陡箐镇土发村的贵州省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搬迁户曾艳梅干起活来格外卖力,在家门口务工,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让她看到了发展致富的希望。
曾艳梅口中的周总名叫周焕鸿,是贵州省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33岁的周焕鸿是六枝特区新华乡土生土长的农民。1998年,周焕鸿初中毕业后,只身前往浙江温州一家鞋厂打工,从最简单的工位做起,一步步掌握了做鞋的全要领,创办了一家鞋底、鞋材加工厂。
多年的打工和办厂生涯,不仅使他有了一定的积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2017年,得知水城县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大这一消息后,周焕鸿毅然决定关闭在浙江温州经营了15年的加工厂,到水城县办企业。
“家乡有这么好的投资优惠政策,又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这里办厂,不仅能赚钱,还能让家乡人免除四处奔波带来的后顾之忧。”周焕鸿又找了另外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投资四千万元,一同创办了贵州省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厂址就在易地扶贫安置点的陡箐镇土发村。今年3月12日,公司正式投产。
该公司以生产经营外贸中高档皮鞋为主,按照“易扶+工厂+返乡农民工+搬迁贫困户就业”的理念建设,计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生产车间设有20条针车流水生产线,3条成型流水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可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
“工厂正常生产还有什么困难?”在生产车间,陡箐镇副书记徐玉军正在“嘘寒问暖”。
“在县、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工厂从筹建到生产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水城经开区还对公司的物流给予减半的优惠,每年就为企业节省30万元开支,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红包’。”周焕鸿说,回乡创业是正确的选择,有了各级政府的支持,把企业做大做强就更有信心了。
工厂建起来了,陡箐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搬迁户们纷纷来报名应聘。公司对进厂搬迁户们进行岗前培训,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由来自浙江的业务骨干手把手教授,接受培训的149名搬迁户培训期间保底工资是1800元,培训合格后正式上岗,月薪最高可达6000元。
“以前外出打工,赚得不多,还照顾不了家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干工作,拿的钱还不比在外面少,心里踏实,干活有劲,生活有奔头了。”搬迁户严华云说。
据介绍,陡箐镇易地扶贫搬迁点一期工程共搬迁167户、7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425人,目前已全部入住;二期工程将在5月份完工,可搬迁土发村、陡箐村273户1186人。该厂目前可完全满足一期和二期45周岁以下718名搬迁户就业。
目前,首批出口俄罗斯的外贸鞋正在抓紧赶制,“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注册成立外贸公司,建立自己的外销渠道,同时引进服装加工生产,为搬迁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创造相对稳定的增收渠道,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周焕鸿说。
温馨提示:
1、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z163rsw官方具体简章发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贵州公务员”随时查看最新动态。
2、有疑问可加小编个人微信:gz163rsw
贵州人事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rsw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jszpw
贵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ylwsw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