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切实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市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农村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工作。
一.深入调研,问题精准
2017年,按照中央和省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我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六个100%”,将35-64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列入“六个100%”的重要内容组织实施。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一是摸清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妇女底数。我市35-64周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育龄妇女共计7万人(其中,六枝特区1.33万人,盘州市2.64万人,水城县2.90万人,钟山区0.13万人)。二是实地了解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筛查价格及能力。每人所需费用约为320元(乳腺癌:平均71元,宫颈癌:平均249元)。三是调度新农合基金情况。确保制定的政策措施可行、可持续,不给老百姓“开空头支票”。及时起草了“两癌”筛查方案,于2017年8月25日正式实施。
二.科学测算,保障精准
按照对农村贫困妇女进行“两癌”筛查每人每年320元的标准,每年所需筛查经费共计2240万元,该费用从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1000元中列支。一是纳入国家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的目标人群“两癌”筛查,所需费用先从项目资金中列支,剩余部分由贫困育龄妇女当年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补足。二是未纳入国家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农村贫困育龄妇女 “两癌”筛查,从贫困育龄妇女当年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中列支。
三.强化措施,组织精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做好“两癌”筛查,确保筛查质量,我市成立了“两癌”筛查领导小组和由三级医疗机构的副主任医生以上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各县、市、特区、区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质量控制、资金使用及人员培养作了明确要求。二是加强监督指导。为了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委组织由委领导为组长的督查组,深入到老百姓家,了解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工作滞后的县区提出整改要求。三是加强人员培训。为了规范筛查流程,加强信息报送,我委开展了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确保了筛查效果。四是加强技术支撑。筛查机构由各县、市、特区、区卫生计生局根据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贫困育龄妇女分布区域进行指定。承担筛查任务的机构均为市、县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或技术力量较强的中心乡镇卫生院。
四.稳步推进,效果精准
一是提升了医疗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我市“两癌”筛查均由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牵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两癌”筛查。水城县与水钢总医院达成“两癌”筛查服务协议合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按规范带教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按照合同协商的价格以转账方式进行费用结算给水钢总医院。钟山区与贵州省临检中心按规范程序签订合同,两癌筛查采集的所有TCT标本均送到省临检中心检测。盘州市在乡镇进行取样,送至盘江总院、盘州市人民医院、盘州市二医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也是在这三家进行进一步检查。二是老百姓得到实惠。参加乳腺癌筛查4269人,宫颈癌筛查5955人,乳腺癌结案3443人,宫颈癌结案3338人,其中宫颈癌筛查异常人数347人,宫颈癌前病变23人,确诊宫颈癌3人;乳腺癌筛查异常187人,阳性确诊5人,手术治疗1人。三是促进了妇科病普查普治。在“两癌”筛查中查出各类妇科疾病2301人,免费发放了甲硝唑100瓶 、甲硝唑栓800盒、双唑泰栓600盒、消糜栓300盒、乳癖消及逍遥丸200人份。
我市在农村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工作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街道)卫生院设备欠缺,技术力量薄弱,只能借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医疗机构参与合作。另外宣传方面也不够到位,群众对“两癌”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老百姓拒绝参与筛查。最后因为资金有限,不能在全市全面铺开“两癌”筛查,无法满足广大妇女对健康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参加筛查的主动性。二是要逐渐扩大筛查人群,让全市妇女同胞都能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三是要提升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四是要加强部门协作,探索筛查和治疗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两癌”早诊早治,减少“两癌”死亡率。
温馨提示:
1、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z163rsw官方具体简章发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贵州公务员”随时查看最新动态。
2、有疑问可加小编个人微信:gz163rsw
贵州人事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rsw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jszpw
贵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ylwsw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