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当时我们还叫落别大队文艺队。男男女女20多个人,逢节日就搞一些扭秧歌、打花棍之类的表演。”今年68岁的周连琼,看上去精神抖擞。4T7贵州163_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_163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网_贵州163网
跟文艺队的大部分人一样,周连琼对歌唱、舞蹈的喜爱萌芽于学生时代。
“受家里人的影响,从小就很喜欢。而且我们六枝特区落别乡,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少数民族占了一大半。要知道,少数民族的一大特点就是能歌善舞,所以我们从小基础就打得比较好。”说完,周连琼哈哈一笑。
周连琼所在的文艺队,是乡里成立得最早的表演队之一。在落别乡,目前共有48支文艺表演队。
文艺表演队的年龄层次覆盖了老、中、青三代,表演类型也包含了民族传统歌舞、花灯、小品、快板等多种文艺形式。2006年,落别乡老年大学将辖区内所有文艺表演队整合到了一起,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根据需求合理安排各支队伍的表演时间,遇到前来参观、考察的团队时,也会把文艺队作为落别乡的一张文化名片进行推介、展示。
早在1998年,周连琼所在的文艺队更名为“落别村文艺队”,开始在附近村寨的简易舞台上亮相表演。“我们最拿手的节目是布依族竹筒舞《竹筒声声》,那是专门为了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而创作的。现在,我们又在里面添加了游客互动的环节,让大家一起来感受我们唱歌跳舞时的畅快。”
落别村不仅文艺生活丰富,产业发展也风生水起。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产业、养蜂产业和旅游产业,各项产业扶贫带动403名贫困人口脱贫。同时,当地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18年仅养蜂产业就让每户贫困户获得了435元的分红。去年,村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567元。
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让文艺队的舞姿更加轻快,更加美妙。
“一般乡镇举办民族庆典活动或者樱桃节、油团节的时候,都会邀请文艺队来表演。他们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参加表演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展示民族文化,把歌唱、舞蹈的乐趣传递开去,展现新农村的美好生活,表现新时代农民的风采。”落别乡人大主席余祥告诉记者。
去年,周连琼所在的队伍参加表演20余场。今年的大年初一到大年十五,更是每天辗转六枝特区的表演舞台,歌舞不停。
采访接近尾声,周连琼感慨地告诉记者:“虽然我是老年人,但是老有所乐,我还要通过表演把欢乐传递给更多人。而且,落别的很多文化传统、民俗民风都是通过歌舞来传承。我也会像祖辈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传统文化教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