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油茶让我家脱了贫,我要管好油茶靠它致富。”6月初,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鱼塘村,后山的油茶林地里,村里曾经出名的“懒汉”姚茂根正与家人忙着补植“失窝”的油茶苗。NVz贵州163_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_163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网_贵州163网
前些年,姚茂根家在扶贫项目资助下种植8亩油茶,从前年起每年卖茶果收入万余元。2017年底,姚茂根主动申请脱贫。如今,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姚茂根不用干部动员,主动护好“摇钱树”。
在脱贫攻坚战中,玉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打造油茶、黄桃、生猪、食用菌等4大特色产业,全力实施“10113”产业全覆盖工程:确保全县贫困户每户年出栏10头生猪、种植1亩油茶或1亩黄桃等精品水果、种植1千棒食用菌,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栽好“脱贫树”
鱼塘村满山的油茶林生机盎然,闲置多年的老油茶林已全部改造,3000亩油茶林每年助1200余村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
“中国油茶之乡”玉屏,有近500年的油茶栽培历史,当地油茶果出油率高、茶油质量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中,玉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全县油茶林已达20.7万亩,6家油茶产业公司年产茶油800吨,产值近亿元。
特色产业助脱贫促增收。玉屏对重点扶持的油茶、生猪、黄桃、食用菌4大主导产业,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积极引导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带领农户做大规模,闯市场、打品牌。
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鼓起了侗乡农民的腰包,为玉屏去年实现整县“摘帽”出列立下汗马功劳。目前,全县已种植黄桃2.26万余亩,年产8000万棒食用菌,年出栏30万头生猪。
盛开致富花
皂角坪街道瓮阳村,兄弟桃园500亩黄桃林挂满青果,20余名村民正在为黄桃套防虫、遮光的纸袋。桃园主人夏开树开心地说:“去年卖黄桃收入两百多万元,今年离黄桃上市还有3个多月,已从网上预售好几千斤。”
“黄桃未熟先俏,已真正成为玉屏群众的摇钱树。”玉屏皇桃果业联合社监事长万玉文说,自大龙镇村民刘远利从浙江引进黄桃后,在政府扶持下,吴祥均等全力推广打造,黄桃已成为玉屏特色支柱产业。
玉屏黄桃引自江浙,虽然种植历史不长,但含糖量、含硒量、个头、口感都比原产地“青出于蓝”,不但畅销,售价也可观。玉屏顺势引导群众规模发展黄桃产业,成为“中国黄桃之乡”。
去年,玉屏黄桃获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县的黄桃酒、黄桃干等已声名鹊起,黄桃年产值已超过8000万元,带动1294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玉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油茶、黄桃、食用菌、生猪等4大产业在侗乡开花结果,主要得益于认真做实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下,玉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高涨,“10113”产业工程的得以顺利推进,4大产业年产值超过8亿元,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渠道。
铺下振兴路
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温式养殖小区,让村民就近成了产业工人。贫困户易尚育、付功碧夫妻是养殖小区的首批代养员,拿工资、享分红,去年成功脱贫。
为了让龙头企业引领群众稳定脱贫致富,2014年,玉屏引进全国养殖龙头企业温氏集团。温氏集团云贵总部落户玉屏,截至目前目前已投资5.7亿元,建起年产35万吨的饲料厂,带动500多户生猪代养户,年出栏生猪30万头,年产值近6亿元,助玉屏成为贵州生猪大县。
扶持生猪养殖,玉屏优先为养殖村硬化通村路、组组通、联户路、产业路,在养殖村集中修建沼气池,把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作为3000余亩果园、蔬菜基地的有机肥,种养循环既增收节支,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玉屏自治县委副书记张勇说:“脱贫攻坚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不但铺平了玉屏生态建设、农民增收坦途,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玉屏正围绕4大产业铺油路、拉水网,加快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如今的玉屏,春来赏万亩桃花,夏来品极品黄桃,秋天进棚采鲜菇,茶花泉边四季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