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刚,六枝特区木岗镇木岗村村民,这些年目睹了家门口农作物的变化——从包谷、洋芋、到水稻、再到玫瑰花,看上去附加值一个比一个高,可光有产品,没有市场。03s贵州163_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_163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网_贵州163网
“东西卖不出去,说什么都是瞎吹牛。”张仕刚的话糙理不糙,他见证了产业的更替,却没感到兜里的钱鼓起来。
2018年12月,这片土地再次迎来新作物——红心猕猴桃。由六盘水市农投公司、六枝特区强农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猕猴桃基地,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
“这一次为什么群众没有观望,而是积极投身其中呢?”记者把这个疑问抛给了木岗镇党委书记杨锦。
“产业选择好,市场销路好,运作模式好。”杨锦三个“好”字的背后,是底气——六盘水的红心猕猴桃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产品走俏市场,更重要的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让群众既找到了组织依靠,又“傍上了大树”,将小农户引入了大市场。
融合生产要素,实现“产”不愁
红心猕猴桃,并不是六盘水土产,但六盘水却是最佳适生区之一。
当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特征,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成熟期较国内其它地方提前30天以上,价格也是国内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
自然条件好,并不意味着生产就一定好。
管理技术能力缺乏、自然风险防范能力弱,生产技术规程缺位等问题曾经一度成为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更重要的分散农户与公司之间联结关系脆弱,直接交易成本高。
因为一开始“小家小户”的个体经营,既扛不住“天时”的千变万化,也玩不来“要素”的优化配置,更建不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发展要好,核心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融合生产要素,才能真正实现‘产’不愁。”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光汝告诉记者。
他口里的组织模式,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公司引领、合作社带动,将零散的小农户引入大产业。目前,六盘水市农投公司与农户签订“三变”合同6704份,涉及农户27800人,贫困户2299户,贫困人口8410人,让百姓在产业链上致富,催生了“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方”的集群发展效应。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合作社是纽带。
几年前,贵州润永恒公司投资1.8亿元在水城县的米箩镇大规模种植猕猴桃,最开始的时候与农民之间是雇佣关系,即把土地流转后让农民打工,结果农民出工不出力,后来引入合作社之后,通过流转土地到合作社,合作社负责建基地,公司负责市场营销与运作,有效破解了公司与农户“两张皮”的问题,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公司的“撑头”,合作社的“纽带”,让小打小闹的生产变成了规模化经营。
目前,农投公司已带动发展猕猴桃基地18.18万亩,直控优质猕猴桃基地29个、面积8万余亩,基本涵盖了水城县、六枝特区、钟山区500亩以上的较大猕猴桃种植基地。
同时,在“三变”改革机制作用下,农投公司聚合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各生产要素,打造了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研发等为一体的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产品也不再只有鲜果,在已建成弥你红生态食品加工园,形成了果酒5000吨、饮料1000吨的产能,猕猴桃果汁、果脯、果酱、休闲食品及生物萃取、美容产品等已研制成功,产业链不断延伸拉长。
汇合线上线下,实现“销”不愁
去年9月,540吨六盘水优质红心猕猴桃走出国门,“登陆”俄罗斯。
千万级的出口订单,相较于六盘水整个猕猴桃产业总量来说算不上“大单”,但却是这个产品从国内市场的备受青睐延伸到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的标志性事件。
产业兴旺与否,决定因素在于市场的好与坏。
对此,最早一批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水城县猴场乡村民最有感受——红心猕猴桃最初面世的时候,“挂在树上的猕猴桃都会被预订一空”,可随着大量外来品的“以次充好”,原本高高在上的红心猕猴桃遭遇寒流,价格也“一落三丈”。
产品卖不动,核心是没有品牌。
对此,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明认识清晰,农民生产产品,合作社组织生产,公司包装品牌,只有产品变商品,特别是变成有品牌的商品,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六盘水市农投公司聚焦“凉都弥你红”品牌,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高“凉都弥你红”品牌的知名度;通过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推出品质优良的果品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提高“凉都弥你红”的品牌效应。
同时,每年预算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实现了“凉都弥你红”猕猴桃系列产品与全国目标市场无缝接入。
猕猴桃的市场既在线下,也在线上。
近年来,六盘水农投公司汇合线上线下,打造“升级版”销售网络。不但在大连、贵阳、广州等城市建立专卖店、专销柜、体验店等销售实体,全方位、立体式打造销售终端。同时,在京东、天猫、顺丰等平台建立了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推动黔货出山步上新台阶。
目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六盘水的猕猴桃产业之路上越走越宽。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联动发展,有机整合了农户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让六盘水的猕猴桃产业形成了“生产分散在户、服务统一在社,包装销售在司”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形态,实现“统”与“分”双层经营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