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兴义5月30日电“在人员密集的生产环节,以前一条分拣线需要32个人,‘千企改造’设备改良后,三条分拣线仅需12个人,包装环节也从原来的108个人减少到36个人。”走进贵州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只看到寥寥数人,流水线上人头攒动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FRA贵州163_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_163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网_贵州163网
“在改革浪潮中,企业想发展,就必须跨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道关口,向‘智造’要出路。”对于智能化改造,天地药业董事长刘正超信心十足。
10年前,生产一瓶大输液要经过治水、精粗洗、制料、制剂检查、罐装、灭菌等数十道工序,生产效率低,人力消耗大。“大输液是常用药,但由于当时技术有限,所有工序都要靠人工完成,产品供不应求,很多患者无药可用,断货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保证患者用药一直是刘正超思考的问题。
2016年,贵州省启动“千企改造”工程,201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支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的有关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和项目有序推进保驾护航。得益于此,天地药业积极推进设备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如今,自动清洗、自动灭菌、自动罐装、自动装箱、自动打包……在天地药业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空瓶进去,成品出来,生产一瓶大输液全程仅需几分钟。“以前一条治水生产线上要32个人,现在4个人绰绰有余,智能化生产让效率大大提高,人力成本大幅降低。”刘正超满脸骄傲。
除改进生产设备外,该公司还对小水针外包装进行了调整,“玻璃瓶不便于运输,生产过程破损较多,产品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刘正超介绍,为应对市场变化,降低运输成本,该公司将原有的玻璃瓶包装改为塑料软包装。“与玻璃包装相比,软包装临床使用方便,且生产工序少,塑料袋购进后,启封即可灌装,减少了输液瓶的前处理等几道工序,有效提高生产率。”
同时,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天地药业还将燃煤锅炉转换为燃气锅炉,用天然气代替燃煤,使锅炉排放达标,目前,燃气锅炉排污处理能力可达到600吨以上/天。经过升级换代,每年可节约300余万元燃料成本。
刘正超感慨,“‘千企改造’是企业转型升级必经之路,引进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据悉,经过智能化改造,天地药业年产能将达到5亿瓶(盒)以上,年产值接近4.6亿元。